15819028846

行业新闻 分类
电缆桥架为何还要跨接地线?发布日期:2025-07-07 浏览次数:0
电缆桥架,本质上是用于承载和管理电缆、电线及光纤的专用设施。在工厂、商场等各类建筑场景中,它的身影随处可见。其核心作用不仅在于让电缆布线呈现出整齐美观的视觉效果,更关键的是能切实保障用电安全。说到这儿,或许有人会好奇:电缆桥架为何需要进行跨接地线操作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剖析这一问题。


1.png


一、金属桥架自身接地分析


1. 接触电阻的不确定性

金属桥架由多段构件拼接而成,在连接部位,即便外观上呈现紧密贴合状态,也可能因表面残留油漆、氧化层,或是安装过程中产生的细微间隙,致使接触状况不佳,形成较高的接触电阻。以螺栓固定的两段桥架为例,若接触面存在锈蚀现象,其实际导电性能将大幅降低,难以满足电气通路的稳定要求。


2. 动态运行中的潜在风险

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金属桥架会受到环境因素与机械作用的双重影响。持续的震动以及显著的温差变化,会使桥架产生形变,进而导致连接部位松动。一旦连接松动,原本构建的电气通路将遭到破坏,给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2.png


二、跨接地线的作用


1. 构建低阻抗电气通路

基于电气安全标准,采用铜编织带或镀锌扁钢对桥架各段进行跨接处理,旨在人为建立一条电阻值严格控制在≤0.1Ω 的低阻抗导电通路。该通路的建立,能够确保在发生漏电、静电积聚或遭受雷击等异常状况时,电流得以迅速、高效地导入接地网,从而有效降低设备及人员面临的安全风险。


2. 保障电气连续性

在实际运行场景中,桥架各段连接可能因多种因素(如螺栓松动脱落、部件疲劳损坏等)出现失效。跨接地线作为电气连接的冗余保障,能够在局部连接失效的情况下,持续维持桥架整体的导电连续性。这一特性可有效规避因局部电位异常升高而引发的触电事故或电火花风险,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构筑坚实防线。


3.png


三、针对不同材质的独特处理方式

1. 镀锌桥架

镀锌桥架表面的镀锌层具备一定的导电性,但由于镀锌层较薄且易受机械损伤、环境腐蚀影响,导致连接部位的电气连续性不稳定。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仍需进行跨接处理。一般可选用铜编织带作为跨接线,在桥架连接处,将铜编织带两端分别与桥架可靠连接,通过压接或螺栓紧固的方式,确保接触良好,建立稳定的低阻抗通路,保障电气安全。


2. 铝合金桥架

铝合金材质本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但铝合金表面极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的电阻率较高,会严重阻碍电流传导,导致桥架各段间电气连接不可靠。因此,铝合金桥架必须进行跨接。跨接时,可先用砂纸或专用工具去除连接部位的氧化膜,露出新鲜金属表面,再使用铜质跨接线,并涂抹导电膏,增强连接的可靠性,确保电流能顺利通过桥架各段。


3. 防火桥架

防火桥架主要是在普通桥架表面喷涂防火涂料,以达到防火阻燃的目的。防火涂料不具备导电性能,且可能影响桥架各段间的电气连接。即便桥架本体材质导电,由于防火涂层的存在,也需要进行跨接。跨接时应避开防火涂层,在桥架未喷涂涂层的部位进行连接,或先去除连接点处的防火涂料,再进行跨接操作,保证跨接的有效性和电气系统的安全性。


4. 不锈钢桥架

不锈钢桥架虽然具有一定导电性,但其表面钝化膜也会对电气连接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不锈钢材质的电化学特性使得其在某些环境下易发生电偶腐蚀,影响连接部位的电气性能。所以,不锈钢桥架通常也需要跨接。跨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规格的不锈钢跨接线或铜跨接线,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确保连接牢固,降低接触电阻。


5. 锌铝镁桥架

锌铝镁合金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其表面形成的保护膜导电性相对较好,但在复杂的实际工况下,桥架连接处仍可能因机械振动、环境因素等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为确保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锌铝镁桥架建议进行跨接。跨接操作可参考镀锌桥架,选用合适的跨接材料和连接方式,保证桥架各段之间的电气连通性。


4.png


四、遵循GB 50303标准的施工规范要求

1. 跨接位置设置要求

连接节点全覆盖:桥架各段连接处,包括转弯、分支等关键部位,均应实施跨接处理,以确保电气通路的连续性。

长直线段加强措施:对于直线段长度超过 30m 的桥架,需每隔 30m 增设一处跨接点,有效降低因线路过长导致的电气阻抗累积风险。


2. 跨接材料选用标准

铜质软连接优先:推荐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4mm² 的铜质软连接材料,其凭借优良的柔韧性与卓越的导电性能,可在满足桥架安装复杂环境需求的同时,保障电气连接的高效性与稳定性。


镀锌扁钢使用规范:若选用镀锌扁钢作为跨接材料,其截面积不得小于 25mm²。在完成焊接作业后,必须及时进行防腐处理,通过涂刷防腐涂料等措施,增强材料抗环境侵蚀能力,确保跨接结构的长期可靠性。


5.jpg

五、实际中应用

在工程实践中,电缆桥架跨接地线的规范实施与否,直接关乎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下通过典型案例说明其重要性:

案例 1:未实施跨接引发的严重事故

某工业制造工厂在电缆桥架安装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跨接地线处理。随着运行时间增加,桥架连接处因氧化作用导致接触电阻显著增大,接地电阻远超安全标准。当设备外壳意外漏电时,故障电流无法通过桥架有效导入大地,积聚的电能最终引发火灾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与安全隐患。该案例深刻揭示了跨接地线缺失对电气系统安全运行的致命影响。

案例 2:规范跨接实现的有效防护

某大型数据中心在桥架施工中,严格采用铜编织带进行跨接,构建起低阻抗电气通路。在一次雷击事件中,强大的雷电流通过跨接系统迅速泄放,桥架各段电位被快速均衡,有效抑制了电磁脉冲的产生与传播。得益于规范的跨接处理,数据中心内部的光缆等精密设备未受雷击电磁脉冲干扰,确保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与设备安全,充分展现了跨接地线在极端工况下的防护效能。



6.png


总结

跨接地线作为电气系统中的关键安全措施,本质上属于冗余安全设计范畴。其核心作用在于通过构建明确的低阻抗电气通路,有效弥补金属桥架因材质特性、环境因素及安装工艺导致的连接不可靠性问题。这一举措不仅严格遵循国家电气施工规范要求,更是从根本上筑牢人身安全与设备稳定运行的防护底线。


从工程实践角度来看,桥架上敷设的铜编织带等跨接材料,绝非简单的金属连接部件,而是电气工程师依据系统安全需求,精心设计的应急导电通道。它以可靠的物理连接与电气性能,确保在复杂工况下,即使桥架本体连接出现异常,故障电流仍能安全泄放,最大限度降低电气事故发生风险。这种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电气安全领域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的核心原则。